万物之道 – 生活与生命

万物之道 – 生活的经验 生命的秘密


  • 首页

  • 归档

  • 搜索

关于右撇子强制强化左臂可能带来的危害

发表于 2022-07-20

前言

学生时代经常健身, 每天必不可少, 无论刮风下雨

在这个过程中, 我发现左侧肢体灵活度明显弱于右侧, 对于右撇子的我来讲, 这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但是我为了实现左右平衡, 提升左肢的力量和灵活度, 开始刻意训练左手和左腿, 希望能达到和右侧肢体一样的水平

最后却是悲剧了

当我训练到一定程度后, 我发现脊柱左侧的肌肉感知度远强于右侧, 注意 是感知度, 也就是日常生活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倾向左侧, 包括平时走路, 坐姿, 睡觉等等一系列, 左脸也感觉更加饱满

我似乎在往左撇子方向发展

可事实证明,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它使得我整个身体变得不平衡了, 感觉很不舒服

时间一长 我发现它让身体状态下滑, 包括体力精力的下滑, 以及全身气血的不顺畅

具体危害如下;

逆天操作的危害

容易引发各类慢性病, 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 心脏相关的问题
  • 脊柱相关的问题

心脏相关的问题

  • 心压大 心跳加速 血管凸显
  • 失眠 便秘
  • 气血不足
  • 脱发 记忆力下降

脊柱相关的问题

  • 脊柱弯曲 高低肩 走路不正
  • 内循环不顺畅 经络堵塞
  • 内脏位置偏移 肠胃虚弱
  • 右侧内脏气血不足 比如 肝脏 右肾

解决办法

那就是恢复右侧肢体的主导地位, 方法有以下几种:

  • 强化海底轮: 意守会阴区域 增强该区域力量 配合海底轮音频效果更佳
  • 意念引导: 注意力集中在脊柱右侧背部肌肉群, 提肾缩穴收缩薄弱一侧后腰部位肌肉
  • 解铃还须系铃: 或者之前怎么训练左肢的现在就怎么训练右肢

其本质原理就是疏通并强化薄弱一侧经络, 从而实现扶正的效果

总结

人体的进化历经数万年, 既然基因里没有进化出能够适应左右互换的功能, 那么逆天而行 伤的就是自身, 人类的躯体本就脆弱, 一味地追求完美, 容易适得其反

对于右侧躯体占主导地位的人来说, 在相同的感知度下, 左侧肌肉要比右侧肌肉弱, 换句话说 相同肌肉强度下, 右侧肢体感知度要强于左侧, 说白了 就是我们想要实现左右平衡,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平衡, 而现有的不平衡其实反到是最平衡的

以上只是个人经验猜测, 无任何科学依据, 仅供自己参考~

img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形意五行拳的正确发力

发表于 2022-07-10

前言

网上很多文章讲的一塌糊涂, 表面上说的很深奥, 实则本末倒置, 我们只需要从五行拳本质角度出发, 就能快速掌握五行拳的精髓

五行拳包含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 分别对应肺金、肝木、肾水、心火、脾土

也就是所说练习不同的拳法可以强化与之对应的脏腑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总结过 养生的核心在于全身的收缩 收紧身体稳固脏腑 使脏腑气血充盈

五行拳的五种拳法既然对应不同的内脏腑, 那么它们每一种发力的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劈拳, 顾名思义 手往下劈 此时后背肩胛骨区域肌肉收缩, 这个部位刚好是肺区, 另外腹部两侧肌肉也会跟着收紧 也就是腹外斜肌 此处是大肠所在位置

五行拳发力点

  • 劈拳: 背部肺区和腹部两侧大肠区受力收缩
  • 崩拳: 腹部肝胆区域受力收缩
  • 钻拳: 后腰肾区和下腹部膀胱区收缩
  • 炮拳: 胸部和肚脐区域收缩
  • 横拳: 脾胃区收缩

不同方向发力尝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要对身体是有利的, 那么就是对的

劈拳

前面说了, 手往下劈, 但是不是直接由上往下, 不然感觉使不上力, 因为我们要将全身所有的力量都爆发出来, 所以我们需要先蓄力

如何蓄力?

用斧头劈过柴的应该都深有体会, 我们在劈柴时, 需要先抡起斧头, 然后再往下劈, 为什么要先往上抡呢,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上力, 这就叫蓄力

同样的 我们做劈拳动作时也是一样, 拳先由下往上抬起 然后由上往下劈

崩拳

我们发现 无论我们的拳头往哪个方向走, 力量似乎都无法穿透到肝脏内部, 总是还差些意思, 不过当我们将蹬腿的力量加上后, 感觉肝区立马就通透了不少

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崩拳口诀:

1
崩拳好似箭离弓,消息全凭后足蹬;

自然就明白了核心要点: 箭步蹬腿发力

什么是似箭离弓?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百米赛跑前预备冲刺动作

钻拳

钻拳和上勾拳其实很类似, 我们尝试勾拳 , 会阴部一定要收紧 感受腰部的收缩充实

炮拳

一手格挡 一手出击 胸部和肚脐区域收缩

横拳

拳心滚动朝上 和钻拳类似 不过出拳方向是往斜侧 脾胃部区域收缩

小总结

当我们明白了五行拳核心发力部位, 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不管你姿势怎么变, 只要内在的东西不变, 那就没问题

如果只是养生 其实足够了, 如果是为了实战技击, 那么 只需要在拳脚姿势和运行路线上进一步学习调整即可

脱枪为拳

形意拳的拳法实际上就是枪法, 这是一门很依赖意念想象力的拳术, 意想自己手握长枪 然后向敌人进攻 这一点从该拳术的名字上可见一斑

如此一来 将士们随时随地可以练兵 以拳代枪 没有场地限制 在家也能练

其实 不单单是形意拳 大部分拳术都有兵器的影子

关于三体式

通过我个人练习经验来看 我认为三体式是由刺枪演化而来, 从其古怪的同手同脚姿势就不难理解 这种姿势比较能调动全身的力量

两手掌往前下方撑, 一方面打开肩胛骨 沉肩之后 胸部力量传达至手臂, 另一方面 是气血上涌至头部 促进整体气血循环

练习时 需要想象自己处在随时准备进攻的状态 注意力不要集中在腿部 否则稍微站一会儿腿就酸了

思考

对于任何一种拳术, 我们不妨以功法创造者的角度来思考和练习, 假如你是掌舵者 你会怎么做 什么姿势是合理的 , 用什么的实际感受去验证可行性 闭上眼睛体会不同姿势对身体的影响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关于想象运动法的浅显思考

发表于 2022-07-10

前言

想象自己在唱歌 想象自己在滑冰 想象自己在健身…

每个人都想象过自己在某一个场景下的活动, 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精神活动, 也因此被大家忽略

想象 这种行为很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化所学技能, 增加技能熟练度

举栗

比如 想象温习最近学过的拳法套路, 持续一段时间后, 熟练度大幅增加

比如 你从来没有骑过摩托车, 但你知道从发动到挂挡的每一步操作, 然后经常想象这一套过程 想象自己骑摩托车, 不久后 你自然就学会了 (这是我亲身体会过的的)

又比如 想象自己跳机械舞 很快就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肌肉变得更加紧实有力 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 感觉整的大汗淋漓了异常似的

潜意识强化

什么是潜意识? 通俗一点说 就是习惯

想象 可以强化潜意识 这个不难理解 任何一项行为 只要足够熟练, 都能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举一反三

既然想象这么好 自然是强烈推荐啦

我自己也在不断尝试中, 不仅肌肉得到了锻炼 精神力也提升了, 对于我这种大脑消耗剧烈的人来说 感受非常明显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图及67个穴位位置图

发表于 2022-07-01

前言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经络,也是穴位最多的经络 涉及五脏六腑 强化该经络可以整体性地调整内脏功能

另外 脊柱不正的问题 可以通过强化膀胱经腰背部区域来进行纠偏

经络循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穴,属督脉);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下行,沿着大腿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与足少阴经相接。

联系脏腑: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

☆足太阳膀胱经是一条主要经过人体后背的经络,从平面图上看去有些骇人,仿佛背上趴了一只巨大的蜈蚣。

img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

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

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

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

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

魄户膏肓与神堂, 膈关魂门当,

阳纲意舍及胃仓,肓门志室连胞肓,

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临是委阳,

委中在下合阳去,承筋承山相次长,

飞扬跗阳达昆仑,仆参申脉过金门,

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侧寻至阴。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足太阳膀胱经所属穴计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附分、魄户、膏肓、神堂、 、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

img

本经脉主治症候

足太阳膀胱经能够整体性地调整内脏功能,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症。

本经脉关键穴位

大杼是骨会,可治疗骨病;

风门有治肺和祛风解表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症;

膈俞主治血症,并能治呃逆;

委中除治疗腰腿痛外,还可以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具有泄热散热、活血化瘀之效;

至阴有治疗头面之疾和催产、纠正胎位的特殊作用。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1.睛明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目翳。

2.攒竹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面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疾病:目视不明、眼睑动、迎风流泪、眼睑下垂。

3.眉冲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头部,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

主治疾病:1 头痛、眩晕、鼻塞。2 癫痫。

4.曲差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中1/3交点上。

主治疾病:1 头痛目眩、目视不明。2 鼻塞、鼻出血。

5.五处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头痛、目眩、目视不明。2 痫证。

6.承光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头痛、目眩、癫痫。2 目视不明、鼻塞。

7.通天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鼻渊、鼻出血。2 头痛、眩晕。

8.络却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两耳尖连线上4寸,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耳鸣、鼻塞、目视不明。2 头晕、癫狂痫。

9.玉枕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头后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1 头项痛。2 目痛、目视不明、鼻塞。

10.天柱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项后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主治疾病:1 项强、肩背痛。2 头痛、眩晕。3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

11.大杼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头痛、肩背痛。2 咳嗽、发热。

12.风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伤风、咳嗽气喘、发热。2 头痛、项强、胸背痛。

13.肺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咳血、鼻塞。2 骨蒸潮热、盗汗。3 皮肤瘙痒、瘾疹。

14.厥阴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呕吐。2 咳嗽、胸满。3 心痛、心悸。(穴位大全公众号:xueweidaquan)

15.心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2 咳嗽、盗汗、吐血。

16.督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心痛、胸闷、气喘。2 腹痛、腹胀、胃痛、呃逆。

17.膈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吐血。2 咳嗽气喘、潮热盗汗。3 瘾疹。

18.肝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黄疸、胁痛、脊背痛。2 目赤、目视不明、夜盲。3 眩晕、癫狂痫。4 吐血、出血。

19.胆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黄疸、口苦、呕吐、饮食不化、呕吐、胸胁痛。2 肺痨、潮热。

20.脾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背痛、腹胀、呕吐、泄泻、便血、纳呆、完谷不化。2 水肿、黄疸。

21.胃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2 胸胁痛。

22.三焦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水肿、小便不利。2 腹胀肠鸣、泄泻、痢疾。3 腰脊强痛。

23.肾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小便不利、水肿。2 耳鸣、耳聋。3咳喘少气。

24.气海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腰痛、痛经。2 腹胀、肠鸣、痔疮。

25.大肠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腰痛。2 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痔疾。

26.关元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1 腰痛、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或频数、遗尿。2 消渴。

27.小肠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主治疾病:1 遗精、遗尿、尿血、带下、疝气。2 腹痛、泄泻、痢疾。3 腰腿痛。

28.膀胱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主治疾病:1 小便不利、尿频、遗尿、遗精。2 泄泻、便秘。3 腰脊强痛。

29.中膂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主治疾病:1 泄泻、痢疾、疝气。2 腰脊强痛。

30.白环俞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主治疾病:1 带下、月经不调、遗尿、疝气、遗精。2 腰骶疼痛。

31.上髎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1 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阴挺、小便不利。2 腰脊痛。

32.次髎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髂后上棘下内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1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2 腰痛、下肢痿痹。

33.中髎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1 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2 便秘、泄泻。

34.下髎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1 小便不利、带下、痛经。2 小腹痛、腰骶痛。

35.会阳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主治疾病:1 泄泻、痢疾、痔疾。2 阳痿、带下。

36.承扶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疾病:1 腰腿痛、下肢瘫痪。2 痔疾。

37.殷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

主治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痹。

38.浮郄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主治疾病:1 腘筋挛急、臀股麻木疼痛、下肢痿痹。2 便秘。

39.委阳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腘横纹外侧端,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主治疾病:1 腹满、小便不利、水肿。2 腰脊强痛、下肢挛痛。

40.委中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主治疾病:1 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2 腰痛、下肢痿痹。3 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41.附分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42.魄户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肺痨、咳血。2 肩背痛、项强。

43.膏肓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盗汗、肺痨。2 健忘、遗精。3 羸瘦、虚劳。

44.神堂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胸闷、背痛。2 心痛、心悸。

45.譩譆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2 疟疾、热病。3 肩背痛。

46.膈关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呕吐、嗳气、呃逆、饮食不下。2 脊背强痛。

47.魂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胸胁痛、背痛。2 饮食不下、呕吐、泄泻。

48.阳纲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肠鸣、泄泻、腹胀腹痛。2 黄疸、消渴。

49.意舍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腹胀、肠鸣、泄泻、呕吐。

50.胃仓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胃脘痛、腹胀肠鸣、小儿食积、水肿。2 背脊痛。

51.肓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腹痛、痞块、便秘。2 妇人乳疾。

52.志室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疾病:1 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2 腰脊强痛。

53.胞肓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臀部,平第2骶部后孔,骶正中内嵴旁开3寸。

主治疾病:1肠鸣、腹胀、便秘。2 小便不利、阴肿。3 腰脊痛。

54.秩边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臀部,平第4骶部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疾病:1痔疾、便秘、小便不利、阴痛。2 腰腿疼痛、下肢痿痹。

55.合阳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小腿后面,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下2寸。

主治疾病:1 疝气、崩漏。2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56.承筋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小腿后面,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穴下5寸。

主治疾病:1 痔疾、便秘。2 腰腿拘急疼痛、下肢挛痛。

57.承山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1 转筋、腰腿拘急疼痛、脚气。2 痔疾、便秘。

58.飞扬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主治疾病:1 头痛、目眩、鼻塞、鼻衄。2 腰背痛、腿软无力。3 痔疾。

59.跗阳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主治疾病:1 头痛、头重。2 腰腿痛、下肢痿痹、踝部肿痛、急性腰扭伤。

60.昆仑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疾病:1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2 腰痛、足跟肿痛。3 难产、癫痫。

61.仆参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1 足跟痛、下肢痿痹。2 癫痫。

62.申脉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疾病:1 头痛、眩晕、失眠、癫狂痫。2 目赤痛、眼睑下垂。3 腰腿痛、项强、足外翻。

63.金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外侧,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主治疾病:1 头痛、癫痫、小儿惊风。2 腰痛、下肢痹痛、外踝肿痛。

64.京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1 头痛、项强、目翳、癫痫。2 腰腿痛。

65.束骨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1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2 癫狂。3 腰背痛、下肢后侧痛。

66.足通谷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1 头痛、项强、癫狂。2 目眩、鼻衄。

67.至阴穴

【经络图解】膀胱经67个高清穴位图

精确取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疾病:1 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2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本文转载自:https://www.jingluotujie.com/67pangguangjing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关于身体能量的消耗

发表于 2022-04-20

前言

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能量构成 生物也不例外

人体是一个强大的能量体, 最明显的就是热能, 身体时时刻刻都散发着热量

人体消耗能量的地方

首先是五感, 既是接收信息的通道也是消耗能量的通道

  • 视觉
  • 触觉
  • 味觉
  • 听觉
  • 嗅觉

另外还有排泄通道

  • 皮肤
  • 尿道和肛门

以及内在精神

  • 大脑思考 凡是起心动念皆消耗能量

作为一名脑力劳动者, 感受最深的就是脑力消耗和眼神消耗, 当我开始思考时, 体温不自觉升高, 进而排汗, 护着盯着某一段文字阅读时, 同样出现类似的症状

禅定

静坐禅定其实就是相当于电脑待机休息, 减少身体能量消耗, 让身体恢复平衡, 此为养生之法

养生的核心

其核心就在于能量

一方面我们需要储存能量

另一方面需要减少消耗

如何减少消耗

  • 视觉: 经常闭目养神
  • 触觉: 注意保暖 不要受寒
  • 味觉: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比如我吃饭前后需要喝汤 少油少盐少甜 极少吃垃圾食品和饮料)
  • 听觉: 避免长时间噪音 可以多听一些能量音乐
  • 嗅觉: 处在新鲜空气的环境中
  • 阴道: 减少精液流失
  • 大脑: 减少不必要的脑力活动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有些人 装着装着他就成了

发表于 2022-04-19

前言

最近在看一本名叫《用声音打通经络》的 书, 由外国人写的, 里面提到的一些理论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结而言就是:

听音乐和唱歌能养生

书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让正确的频率带动身体频率的改变

原文如下:

如 果能够主动发出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正确频率,并长期坚持,这样就能够 慢慢改变身体原有的频率。也就是说,人一旦生了病,千万不要被错误的 声音频率所左右。要发那些有益的振动声音,让正确的频率带动身体频率 的改变,而不是相反。

许多人身体进入衰弱之后, 大部分是被不正确的频率牵着鼻子走

举个栗子

当一个人因为一时的气不足 选择了驼背的姿势来缓解气不足的不适感, 时间一长由于不正确的姿势导致气越来越不足, 原本很容易挺直的身躯渐渐开始有些吃力, 人总是更愿意选择轻松, 于是干脆就驼背了, 这样一来身体进入恶性循环

加入当初身体做一下抗争, 坚持保持正确的姿势, 好好休息一下等熬过这段时间, 那么身体则恢复如初

其中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不能被不正确的状态给引导了

有句话说的好: 有些人 装着装着他就成了

这样一想 装B似乎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哈哈

装作是成功人士, 最后真的就成功了, 因为相信自己就是成功人士, 并按照成功人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无论是处事还是思维乃至仪表体态都朝着成功的方向, 成功则是必然

到这 我突然又想起了高中数学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一句激励人心的话:

如果不能 就一定要 如果要 就一定能

相信 相信的力量

总结

本文不小心写成了鸡汤文 说好的养生经验呢 哈哈

只是从养生知识学习中 得到了一些感悟 顺带给大家分享一下

做正确的事 养成正确的习惯 身体和精神都会越来越好

我将其形容为 月饼模子塑形

想成为什么形状 就按照该形状的规范来约束自己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久站不如一踮

发表于 2022-04-18

前言

久卧不如一坐, 久坐不如一站, 久站不如一踮

这里的踮指的是踮脚, 脚跟抬起, 脚尖受力

踮脚的好处

踮脚能收紧身体, 促进气血上行, 通经活络

平常舒展身体时 不妨站起来踮踮脚

栗子

脚尖收紧 脚跟放松, 我们从高处跳下时, 一般脚尖着地不容易受伤

一指禅

一指禅的核心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扎马. 另一个则是手脚指头拉筋刺激经络

手脚指头藏有经络的末梢, 踮脚刺激可以疏通经络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清除脸部正离子最有效的方法

发表于 2022-04-15

前言

长时间对着显示器或者手机, 皮肤越来越差?

电子产品发射出的正离子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损伤, 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 皮肤衰老会加快

很多人可能会考虑买一个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来减少电离辐射, 但是这种产品很容易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 敏感的人容易出现鼻腔和喉咙灼烧的症状

因此 这种方法不太推荐

清除正离子方法

实际上, 有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能快速清除脸部正离子, 那就是洗脸

可以考虑每隔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 去洗手间用清水冲洗一下脸部, 把附着在脸部的离子清楚后 你会明显感觉到整个脸部立马就清爽了不少

还不抓紧试试 嘿嘿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音乐和生物电的关系

发表于 2022-04-15

前言

大脑科学的研究表明:音乐的波动能以生物电的形式影响人的记忆神经元,使大脑神经元上的突触数增加,轴突变粗,从而改变大脑进行信息交换和加强思维能力的物质基础。因此,美好的音乐能给大脑一个良好的思维基础,使人的性情和智力得到优化

当我们听音乐的时候, 身体是否经常会感觉有电流穿过, 使得全身非常舒服

Sound is Everything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准确一点说 是振动影响着世界所有的物质, 甚至是物质的形成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 生命的产生源自于振动

科学探索 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假设和验证的过程

生物电

人体中的产生的电流属于生物电, 它影响着人体的生长 发育和代谢 另外和气功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喜欢听音乐和经常唱歌的人 身体都不会太差, 脑子也不会太笨

声音会刺激生物电的产生, 从而影响身体物质的改变, 和谐的声波能有效促进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

视频研究

  1. 科学家发现 一切物质都是频率振动的显现

  2. 世间万物都是振动中的能量,因频率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3. 432赫兹宇宙最协调频率 疗愈 共振

总结

因此 听音乐或者唱歌 对身体大大滴好

附加

不合理的频率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比如地铁噪音 公路环境噪音 办公室噪音 平常我们可能不注意, 但时间一长 内脏频率失调

我们需要避免听不合理的声音

可以考虑戴个耳塞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生物电和气功的关系

发表于 2022-04-14

气功

气功是所有练气功法的统称

所有能练气的功夫, 功法, 都可以称之为气功, 比如五禽戏 八段锦 一指禅 等等

当人体的气充足到一定程度, 人体的五感会大幅度加强, 听觉 嗅觉 味觉 视觉 触觉 乃至记忆力和直觉

然而对于气这个物质, 很多人感觉很玄乎, 因为肉眼看不到, 它和我们平常呼吸的气体还不是一个东西, 呼吸的气体只能算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称之为肺气

但除了肺气之外, 还有肾气 肝气 等等

我们唯一能肉眼看到的就是血 气和血是相伴相随的, 气先行 血后至, 气给血开路 当血液完全滋润某个内脏时, 我们似乎可以判断 该内脏的气是否充足

当一个人的气很足时, 五脏六腑血液畅通无阻, 人体犹如充了气似的 结实饱满

生物电

人体内部会产生微弱电流 我们称之为生物电, 这种电流能疗愈我们的身体, 从感觉上, 我们会觉得轻松舒适, 这种电流很容易感知到, 比如我们泡脚的时候, 胃部一股暖流, 听歌的被感动的时候 胸部散发出一股温柔的电流 对我们的心肺有着极大的好处

身体的电流不仅可以给内脏按摩 还能检测到哪一块有堵塞

生物电和感觉

人体的生物电 解剖是看不到的, 它和感觉息息相关 换句话说 正是因为生物电的存在 人体才有感觉 否则身体和皮肤则处在没有知觉的状态

经络

经络是生物电传播的介质 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电线 麻醉药物会阻断生物电的传播 导致经络被堵塞 身体变差

如何快速启动电流

  • 听音乐
  • 唱歌
  • 泡脚
  • 晒太阳和呼吸新鲜空气

生物电和气功

两者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详情可以参见文章《人体奥秘生物电与气功》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万物之道 – 万物循环 生生不息 生命有道 体用自如

12345

万物之道

43 日志
14 标签
RSS
© 2025 万物之道
本站总访问量次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Muse v5.1.4
0%